1)第十三章 十天三十五亿(10/10求订阅)_我没想当影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谓研讨会…

  其实就是事后分析一下!

  当然,一部电影如果被研讨,肯定是因为某个点契合到官方了——《流浪地球》本身就是中影给的项目,中影隶属总宣传部…

  “科幻电影最能代表一个国家电影工业的制作水平,避免盲目使用“流量明星”,而是将资金投入到场景、道具、特效等制作层面,是《流浪地球》为电影业界提供的成功启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林;

  “《流浪地球》是中国电影产业转型升级的标志之作,更是中国电影从大国走向强国的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它无论是书写方式、制作方式,都做了颠覆性、创新性的表达,体现了大格局、大思维、大手笔、大主题,标志着国产电影在创作上达到一个新高度。”

  ——中宣部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副主任陆先生…

  一堆专家、教授花式夸赞《流浪地球》…

  大概节选这么多吧,免得大家觉得我在水字数…

  郭帆:“中国不缺乏热爱科幻的人,也不缺乏钻研技术的人,最缺乏的欣赏他们信任他们能够做成事的人。很感谢中影给了我这次机会,更感谢沈明的信任…”

  他应该是有感触的!

  新人导演想要找到信任自己的资方,谈何容易!

  大量运作电影市场资源的中间操盘手,他们既不懂也不谈科幻,只谈利益,只谈票房!

  “沈明,你怎么笃定《流浪地球》肯定能成功?”

  “…我也没那么相信,反正当时的想法就是这个团队是真心做电影的,既然如此,我就加入,我不做,谁来做呢?其实,现在想一下,我看到剧本的时候,心里的想法大概就是陆主任说那种看到了‘中国人独有的、对土地的情谊’…”

  沈明接过话题,暗捧了一下大佬…

  其实,这种研讨会有用吗?

  除了给大众一个信号,官方力挺《流浪地球》,其他的真没什么用…

  否则,中影也不会投资《留海堡垒》,更不会让沈明自带3亿投资入场——真那么看好《流浪地球》,它肯定自己吃独食了!

  ……

  很多人担心中国电影会成为泡沫…

  其实,大可不必!

  每个行业都有偷奸耍滑的人,但也有满怀赤诚,热爱行业的人…

  从《红海行动》到《我不是药神》再到今天的《流浪地球》,可以看到中国电影产业是朝着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的!

  尽管用宣传噱头把垃圾包装成糖果的制作模式不会断绝,但我们总归能一次次看到中国的优秀作品在市场中站了起来。

  观众的审美在逐步提高,以往那种不尊重观众的电影,注定会成为历史!

  至少,以后拍电影,想要躺着赚钱看来是越来越难。

  《神探蒲松龄》…

  投资个亿5天,票房亿,上映六天直接下档;

  这个真没有想到!

  《捉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