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四十八章 尊长之风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中惯例,五人一伍,十人一什。

  对于屠夫营来说,因为屠宰牛马等大型牲口,用杠子抬牛马尸体,前三后三,最少得六人。

  屠夫营工作特点如此,十人一队多了,五人一队就少了,七人一队最合适,能兼顾效率和人力使用率。

  可是七八个人编一伍,虽然人力配比较为合理,但是并不太好管理。

  最简单的方法,还是十人一什。十人一什,查着方便,管着也方便。

  李孟羲大致数了下,今天一起来宰牲口的屠夫,有二十四人。

  义军万余人,屠夫二十四人,这个比例,或许还偏高了。

  为什么万人只有二十四个屠夫,李孟羲认为比例是偏高了呢。

  因为李孟羲想起了前世,村里两三千人,有一家卖肉的,平日这一家卖肉的隔十来天杀头猪,足以供应全村的肉食,逢年过节,连邻村的人都有来买猪肉的。

  也就是说,一家杀猪的,供应三五村落。

  而且现代人生活水平比较高,每月都买不止一回肉,对肉的需求还比较大。

  而古代普通百姓,可能一年到头吃不上一回肉。

  在前世,一家屠户能供应三四千人。

  因供求的不同,在古代,可能一家屠户,能供应四五千人。

  也就是说,义军现在万人,按照平均人口比例,屠户也就那么三四个才对,这其中还包括张飞张翼德这个有名屠户。

  感觉人数不太对,李孟羲不由挠头。

  李孟羲离神机妙算,尚差十万八千里。

  他太稚嫩了,太想当然了。

  古代都是大家庭,一家是屠户,男丁是杀猪的,上至此男丁的老父,同辈的大哥二哥三哥,晚一辈的子侄们,肯定也都会杀猪的手艺。

  所以,万人的人数,李孟羲猜测屠户按平均比例,是三四个。

  而如果把个,换成户,一万人有三四户专门杀牲口为生的屠户,这个数量就对了。

  三四户,每户五六个左右会屠宰手艺的男丁,加起来,不正好二十人左右。

  一头不知是被雨淋死的还是被雷声吓死的老牛,还有一头骡子,被屠夫们屠宰完毕。

  装肉的工具是大筐子。宰好的肉块就放在筐子里,放了满满七篓,剔干净肉的牛骨,被屠夫们用斧子斩成一段一段的,装在了另外的篓子里。

  之前让民夫们扎营的时候散出去找树枝藤条什么的编篓换粮,这段时间下来,编的大篓存积的有大几十个,这些篓子做携行具不合格,现在竟然还派上了别的用场。

  要不是军中有足够的筐子,哪能一开始宰牛,这么快就把筐子收集到了。

  李孟羲给予颇多关注的的八字胡老人,在宰完牛后,用袖子擦着汗,意气风发的主动走了过来,“军师,俺们把牛宰好了?看,俺老汉手艺如何?”

  老人很有性格,李孟羲笑着回答,“老人家的手艺,一看就是经年累月练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