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守法度森严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孟羲本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守城之法。

  可是,脑海中杂乱的记忆时不时就会蹦出来产生新的想法。

  上一刻,自认可以守住城,至少可以守住黄巾军攻城之势的李孟羲,突然就明悟了,才只学会守城墙而已。

  智谋百出是他,谨慎是他,自我感觉良好是他,最后清醒的也是他。

  李孟羲真是人间清醒。

  刘备不由得笑着摇了摇头。

  这孩子,每一个一惊一乍,总出人意料。

  李孟羲说,只学会了守城墙。

  而若刘关张三人全部有事,必须把守城之事交给别人,刘备必定会把守城重任给李孟羲。

  为什么?因为李孟羲只会守城墙。

  天渐渐黑了。

  到夜,李孟羲和刘备告辞,。

  停军两日,借城池操练攻守战法。

  这两日已过,明日得拔营行军了。

  夜晚,借火把之光,李孟羲趁夜,记录这两天的收获。

  “借城练兵两日,所得攻守战法众多。

  一为

  攻城梯最终技术细则增补。

  攻城梯可制钩,钩用车轮一半,隼接于攻城梯一端。

  不用方钩,而用半圆钩,因圆钩钩城便捷。

  二为

  守城之弓弩手分配策略及战术。

  一城垛,应左右安排弓弩手各一名。

  强弩力劲,可穿盾透甲,弓射箭速,两下结合,可提高容错率。强弩射速慢,难以应付突然之敌;弓箭力道小,不足给重甲敌军造成有效杀伤。两者结合,强弩狙杀,弓箭压制,为最佳配备。

  又有,四人递三弩,加快强弩射击频率之递弩战术。

  又有,于城垛射击孔射击时之左右交替射法,左不射,右便不能射。此可减少混乱,亦能让射击频率更快。

  三为

  守城器械之叉杆。

  叉杆之妙,妙在其长。因其长,故能合众人之力。无叉杆,城垛前推梯,只能挤两人,只有两人之力。

  若城高梯重,徒二人之力,不能倾梯。

  仗叉杆之长,十人可合力,二十人亦可合力。于是叉推梯倒。

  小小一叉杆,可令攻城伤亡增加数倍不止。

  四为

  城头厮杀最焦灼处,为攻城士登城之处。

  登城最佳策略为,死士登城,不守只攻,因登城刹那,便已身处重围,纵全力防守亦无用,须臾必死。故,以攻对攻,彼一息十枪同来,我一息一刀亦去,以死换伤,以死换死,方能尽人力最大效用。

  又知,盖古来攻城之战,尸堆城破。

  城上尸堆起时,便为破城之契机。由此而知,攻城一经开始,便断不能停,需日夜不停,数日月余攻打不休。停则为添油战术,徒耗兵力。

  由此,又反知守城术。守城之时,清理城上尸体为要务。若城墙被尸体阻塞,则敌军可于某处从容登城,城破不远矣。

  又有,城上咫尺必争,我进半步,敌退半步,便总有一步之利。一步之内,足以多纳一人。故登城之士,只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