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六章 工匠营(二)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气氛沉寂了,乡勇错愕的看着李孟羲。

  李孟羲对尴尬的气氛视而不见,神色不变,呵斥到,“老子的话就是军令,胆敢不听,重罚!”

  “老子查十个数,谁不列队站好,给老子等着!”

  李孟羲破口大骂,满嘴粗俗。

  骂完,也不管乡勇们作何反应,“十,九,八,七……”

  李孟羲开始倒计时了。

  直到李孟羲念到了七,众人终于反应过来了,然后一群人忙不迭的从地上爬起来。

  这群人中有部分是乡勇,再一部分是生面孔,明显是新从俘虏中招的人。

  因此,有的人知道列队为何物,而有的人根本不知队列,只看到别人站一排,他们也跟着续到了后面。

  李孟羲刻意控制着倒计时的时间,有缓有急,当最慢的一个人也站好之时,“一。”李孟羲倒计时最后一个数字方才念完。

  看着站的歪歪扭扭站着还乱动弹的一群人,李孟羲微微头痛。

  来是找木匠的,却恰好碰到了两个问题。

  一是,李孟羲发现,随着往后继续打黄巾,继续抓到俘虏,势必会不停的往军队中塞人。

  可是,黄巾军良莠不齐。

  义军本部的乡勇,被关羽操练许久,能摆出方阵圆阵锥形阵等一大堆阵型,已是擅战之兵。

  可把很多从俘虏中挑选的兵员往军队里一塞,好嘛,别说阵型了,队列都站不齐了。

  若假设义军本部的组织度能有二十的话,塞了俘虏之后,组织度一下就跌到二了。

  这不行。

  问题很大。

  不解决这个问题,没办法快速高效率的扩军。除非愿意领着一群没组织度没纪律的乌合之众打仗。

  难怪,在涿州时,在涿州义军也扩军了,当时关羽没让新招的青壮往军队里塞,而是另起几个百人队,派了一些精干伍长充任百夫长,这就保证了,义军本部全是老兵,不会被新兵稀释战斗力。

  这是第一个问题,扩军引发的问题。

  至于第二个问题。

  有关木匠,李孟羲过来找木匠才发现,木匠没有聚在一起,一时找不到。

  当日攻城,从军中搜集了不少木匠,木匠们连夜做完了攻城器械,攻城战结束,这些木匠就散回各队了。

  现在要找木匠干活,又得到处找,麻烦极了。

  不仅现在麻烦,要是下次攻城,依然得临时到处找木匠,太费劲了。

  或许,有必要把木匠单列一营,从战兵营单列出来。

  这样,一来,方便管理,也能保护好技术人员。

  木匠毕竟属于特殊人才。

  要是不加以保护,木匠兵跟其他兵一起当大头兵用,然后打仗打着打着木匠一不小心不一定什么时候就死完了。

  真到用的时候,一看,嚯,好家伙,一个木匠都没有了。

  应当成立一个木匠营。

  李孟羲想着。

  至于,第三点。

  学习有关的问题。

  这些乡勇闲着没事都赌博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