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62章 削弱宗族,强制迁徙_大时代的中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文字发明以来,华夏的文化传承从甲骨文到之后的竹简、皮革、丝帛再到纸张,都是祖先一点点的积累和创新之后留下的最为宝贵的财富。

  那些不知道堂号何在的家庭大多是没有什么经书典籍传承下来的,没有知识的积累,终究只能算作是豪强。

  如果放在东汉末年,韦珣的身份可以算作是寒门子弟,如果是在唐宋之时,又可以算作是名门望族。

  因为像韦珣所在的这样传承明确且有诸多经书典籍的家族,不论时局如何变幻,不论哪家哪姓坐了江山,只要经书典籍保留下来,那么幸苦数代人,轻易可以考取功名跻身士族,之后若是家族出了人才,那么成为高门大姓也不是妄想。

  盖因汉朝时代韦氏祖先韦贤为邹鲁大儒。常以“明经”对策汉帝,得到赏识,一家父子二丞相。其谚曰“遗子黄金満籝,不如教子一经。”

  于是韦氏后裔所建祠堂,都是一经堂。

  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位置决定思想,本就是得益于宗族制度才能起家的韦珣理所当然的不排斥华夏目前城镇乡村中的宗族制度。

  当然,他也不会放任宗族中的私刑出现,也不会准许宗族反抗政策,诸多的弊端也会一一疏导。

  因为华夏目前的领土实在太大了,人口第一、领土面积第一的华夏在腹心地带还好,在南洋、中南亚、内外西北、内外东北、北方、乌拉尔等地都是新得领土,虽然通过各种手段肃清当地人,但如何守住这些地方需要的正是这些团结的宗族。

  比起东一家西一户的迁徙人口,直接下令各地一些上了规模的宗族迁徙一房或者多房人口到某个地方,很容易就可以巩固华夏在当地的统治。

  虽然这会让宗族旁支在迁入某地之后坐大,更会因为宗族的财力物力以及底蕴强于普通贫民而最后垄断当地部分行业,但好处也极为明显。

  宗族制度在这个时代的无法彻底摧毁的,只能善加引导分大家族为小家族。真要是强行打破宗族制度让各姓混居一地,固然可以削弱宗族,最后也会因为各家之间的矛盾影响了关系。

  而且韦珣认为宗族的存在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华夏民间的风气。

  因为各个宗族都有家风一说,家风的形成基于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不论家风是何总归是无法脱离这八个字的。

  不过宗族哪怕是维系也是以韦珣想要的方式维系,强制迁徙各地的人口较多的宗族,分化其实力就是韦珣想出的办法。

  一旦这个强制迁徙达成,那么无疑是隐秘直接的削弱了各地宗族的势力和影响力,同时还能为目前越来越难做的移民工作提供助力,巩固华夏在新领土上的统治。

  华夏自炎黄部落以来就是这样一点点的开拓和定居,将九州之地纳为国家领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