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2章 辽阳战血(11)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第172章辽阳战血(11)

  大谷的决心是正确的——这不像是仁田师团长那种武断的刚愎自用,而是由他独特的判断,他认为,支那军的炮火虽然威力离谱得吃惊,但速度和频率同样也让人感到吃惊,这决不是普通的火炮,那么,究竟是什么呢?

  大谷的脑海里,立刻浮想起前不久在关东军司令部看到的有关情况通报。

  ……在围攻巴黎失败后,英法两军抓住德军战线拉得过长、部队成弧形分布的弱点发动了马恩河会战,甚至不惜在别的方向收缩兵力,调整方向。

  但是,由于德军出动了200辆铁甲战车,采用了掩护步兵冲击和利用突击群撕开口子,大部队扩大破裂面的战术,将英法联军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攻势冲得七零八落,以近20万人的损失造成了英法联军近60万的损失。

  不过,饶是如此,谨慎的小毛奇还是看到了其中的危险,主动收缩了进攻的矛头,兵锋虽然还对准了巴黎,但其主力翼展却向后进行了缩回——一方面进行兵力武器的重新补充,另一方面也要对整体战略进行一个调整。

  经过8、9两个月的激烈战斗,到了10月中旬的时候,西线的战局逐渐稳定了下来,德国付出了近35万的损失,英法比三国的损失则在120万左右,光是法国一家就承受了近90万左右的损失。但是,这种奇高的交换比在实质上并不是对等的:虽然协约*械损失是德国的近4倍,但光从数量上衡量,德国反而没有损失——他们缴获的军械远远超过损失的军械,无非是很多不能通用罢了。

  在人力资源方面,虽然德国只付出了近四分之一地代价,但在小毛奇看来。也是比较危险的信号:德国损失的是第一打击波的兵力,换而言之,这是最精锐的进攻矛头,而英法比损失的,则是一线部队到三线部队都有,即便是敌军一线部队的重大损失,小毛奇依然极其鄙视——“四个比利时人、三个英国人、两个法国人才抵得上一个德意志人……”至于俄国人,那至少要在六个以上。

  在相互僵持而谁又都在蓄力发动致命一击的时候。德军对巴黎发动了前所未有地破袭战。从大贝尔塔攻破列日要塞的成功中,德国人吸收了灵感,准备了一门超级大炮——“巴黎大炮”。

  与历史上的“巴黎大炮”不同,这门在最新技术背景和作战环境下的巴黎大炮有三个显著的不同点:

  第一,口径更大,原本为了超远射程,德国人把巴黎大炮的口径限定在210mm,而射程则达到120km。现在因为德国掌握了法德边境的控制权,这门巴黎大炮的口径为305mm,射程只有原来地一半,即60km;

  第二,炮弹威力更大。原本的巴黎大炮为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