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1章 拼死进攻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第121章拼死进攻

  从个人的勇武作风和战术素养来说,国防军和日军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在尖端兵力上,国防军因为拥有后世的经验和陆尚荣的悉心调拨,国防军有一支训练有素、格外强悍的特种兵部队,他们往往以正常兵种身份为掩盖,或是栖身于内务部直属武警,或是潜伏于中央卫戍师、中央教导师或者总统卫队,如果以此为基数,进行中日两国的大比武,那么在各自庞大的兵力群中,在前1000名这个层次,日军将败得体无完肤,虽然战争不是靠1000人就能打赢的,但这1000人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要用1万甚至更多的兵力付出牺牲才能做到。

  在精锐兵力层面上,国防军两个中央师因为得天独厚,实力自然也非同凡响,他们不仅拥有当时中国所能装备的最先进武器(指实际开发成功并可用于大规模使用的武器),而且在人员、物资、待遇等各个方面都处以最好水平,甚至在军官上,这些师几乎拥有这个时空秦大总统所能搜集到的被历史证明是无比优秀的中国年轻军官团体(包括一大批国共名将帅),他们不但接受了现代战争的熏陶,而且拥有或多或少的实战经验,再加上近乎志愿兵役制的优越性,构成了国防军最为精锐的部分,他们不但是常备中的常备,更是整个国防军的样板部队。而日军虽然也强调刻苦训练、精兵报国,也有所谓的“常设师团”,但就战斗力和受到的待遇而言,不会像国防军那样有如此“突出重点、突出核心”的情况。以日军近卫师团为例,虽然号称是“天皇陛下的御亲军”,在政治地位上和中央卫戍师几乎一致,但在军事地位上未必比其余常备师团高多少。甚至于在日军内部,很多师团的战斗力相当于甚至高于近卫师团,但在国防军中,两个中央师是明文规定的战略预备单位,优先享受各种装备和补给,更编有当时中国两个唯一地装甲团部队,实力高出其余各基干师团一大截。如果选择让中央卫戍师和任意一个日军师团进行单挑,赢面非常大。如果将这种比较推广至各自的基干部队。在15万人层面上,国防军依然能够不落下风。

  在普遍兵力的层面上,日军储备面广、储备量大、后续兵员构成丰富与质量高的优势就体现出来。因为日军除了军官外,所有师团的士兵都是义务兵役制,服役期限一满将退出现役而转为预备役,虽然一个部队的战斗力在不断补充新兵的过程中难以达到顶峰状态,也不容易发挥出最大的配合性,但这种体制无疑能为国家培养大批接受过训练地、有一定从军经验的士兵。一旦基干部队出现较大规模的兵力损耗,他们能够在动员后迅速补上而不至于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