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0章 《历代帝王图》现世_寻宝神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理不显,润而有光泽,这用料的确是小叶紫檀。”

  朱教授随即又开始鉴赏上面的山水图,崇山峻岭隐于祥云之中,水从深山而出,无始无终,整个画面意境深远。

  最后看向那两列字:内藏帝王图,郎余令夜笔。

  这话可以理解为,紫檀木腹中隐藏着帝王图,郎余令在夜里下笔留言。

  不管从用料,还是山水图,描金效果,眼前这个应该就是唐朝郎余令的作品。

  “石馆长,你看看。”

  石子名早就心痒痒,他接过去仔细看了一遍,眼睛发亮,真是好东西呀,比京都博物馆收藏的那个郎余令作品要好几次层次。

  毕竟小叶紫檀这种材料算是木材中的帝王,别的不说,光是这个小叶紫檀木都价值颇高。

  会议室里,每个人都一一看了遍,他们议论个不停,相互提出自己的观点。

  “石馆长,你对郎余令作品非常熟悉,你的结论是什么?”有个京大的历史教授问道。

  “的确是他的真品,说实话我看的眼热呀,比我们博物馆珍藏的那个都要好。”

  在座的专家和教授经过讨论一致认定这个‘紫檀描金山水图’是郎余令真品。

  “小墨,我给你准备了一套专业工具,你挑选个合适的准备打开紫檀木的帽盖。”

  石子名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掏出一个工具包,打开后里面是各种精致的小刀,镊子,刀片和一个放大镜。

  这事别人不敢轻易的做,也只能李墨自己动手。他从工具包里抽出一刀片,然后从自己包里掏出个聚光手电筒和一块柔软的白色毛巾。

  “朱教授,等会把光聚到这个位置。”

  李墨将紫檀描金山水图横放在白色毛巾上,然后在灯光的照射下清晰的看到那条缝隙。

  他一手稳住紫檀木,另外一手慢慢的将刀片锋口插入盖帽缝隙处。

  “下手稳点。”

  朱教授小声提醒一下。

  李墨手稳的很,在他聚精会神的拨弄下,紫檀木帽盖一点点的退出来。

  “再慢一点,小心锋口。”

  石馆长看的紧张,他也忍不住小声提醒下。

  大概弄了十多分钟,紫檀描金山水图一分为二,众人的目光立刻集中向那个露出来的洞口。

  “里面真有卷画。”朱教授立刻把聚光灯关闭,这种光对古画的伤害蛮大的,他抬头看下顶上的灯,“先等等,我把顶上所有小筒灯都关掉。”

  等光纤都暗淡下来后,李墨才提起紫檀木抖了抖,里面藏着的画被倒了出来。

  会议室很安静,静的只剩下众人的呼吸。

  李墨深呼吸口气,将卷画慢慢的铺开,偌大的会议室长桌居然还不够它完全铺开来。

  但仅仅是露出来的画面就惊呆了所有人,包括李墨。

  这幅画是绢本,设色,画面位横卷,是一幅历史人物肖像画。画面从右到左依次画着帝王形象,仅仅铺展开来的画面中有前汉昭帝,汉光武帝,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蜀主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宣帝陈顼,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和陈后主陈叔宝。

  “大家都让一下,小心一点,把剩余的画面都铺展开来,《历代帝王图》共有十三位帝王画像,还有最后三个。”

  朱教授示意大家都退后一步,暂时不要急着鉴赏。

  李墨把先头部分卷起来,再把最后的部分铺开来,最后三位帝王形象图露出了真面目,依次是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

  各帝王形象图前均楷书榜题文字,且均有随侍,人数不等,形成全画卷相对独立的十三组人物,共计四十六人。

  “李墨,快看下画的最后可有题跋印章之类?”

  石馆长急切的问道。

  李墨目光落在画的最后,眼中露出精芒,声音有力的说道:“有两个,都是篆体,一个是阎立本印章,另外一个是郎余令藏印。”

  “太好了,这十之八九就是阎立本的真迹。”

  会议室里惊叹声接连响起,有几个专家已经掏出随身携带的放大镜靠近慢慢的看起来,他们动作轻柔,生怕不小心碰到它。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