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53章 立国华夏_君临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翌日大朝会,辰凌身为燕王,君临前朝,俯视文武百官,由于祭祖和变制两件大事,各郡县一把手都被调回京城,接受最新朝纲王令。

  “君上万岁万万岁!”

  足足三百多文武大臣,朝拜了金殿之上,巍峨端坐的燕王,充满敬佩之意。

  “众卿平身!”

  “谢君上——”

  罗衣官服的摩擦声,在大殿内响起,三百人站立起来,按预定位置站好。

  辰凌环视下方,摆出了君王的威严,声如洪钟道:“祭祖完毕,神龙出水,代天立命,吐言庇佑,这是我大燕将兴之兆,寡人决定,更改姬氏大燕诸侯国,为华夏国,寓意囊括中原,自夏商周之后,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室衰微之后,演化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大小百余诸侯国,相互吞噬,征伐不断,战乱已久,民心思定,寡人愿替天行命,统一各诸侯,建立华夏国,不分彼此,成为一国之民,让天下不再有战乱,让百姓歌舞升平!”

  燕王的一番话,如洪钟暮音,震得群臣脑子一阵嗡嗡晃动,惊讶无比。

  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左传》“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一语,华、夏同义反复,华即是夏。

  “华夏”一词联合起来,自古至今,都代指中原、古中国。

  相传在大约五千年前,黄河流域中下游一带的华山与夏水之间分布著许多部落,比较重要的有后来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等。炎、黄两部落融合成的“华夏民族”,即为炎黄子孙。

  燕王以‘华夏’立国名,可见其雄心壮志,气吞山河的霸气,统一九州之心,更加坚定,使得人心振奋,众志成城,对燕王佩服无比!

  除乐毅、剧辛、范睢等少数重臣外,大部分官员还不知要更改华夏为国号,所以在朝廷上,激动万分,甚至一些燕国传承数百年的老族名士贤者,控制不住,满脸泪流。

  几乎所有的人,都赞同此国号,大气磅薄,承载国运,受天庇佑,而且还能减少六国遗民的抵抗和排斥,如果以‘燕’为国名,就会遭到秦楚魏韩赵齐六大诸侯国百姓的强烈排斥,感觉自己成为亡国奴,被燕国驾驭和欺辱!

  但是燕改为华夏,六国的百姓就会在心理上给自己一个解释和说辞,自己是诸侯子民,更是华夏子孙,组合在一起,没有那么多的高低之分,抵抗之心就淡许多。

  哪怕明知有些自欺欺人,但是百姓最关心的永远是温饱和生活,气节这东西,属于士子和读书人、习武人常挂在嘴边,百姓是随波逐流的,只有不压榨太狠,民不聊生,否则都乐图安逸、得过且过。

  让许多人都认为,燕改华夏,是为了取周而立,并非要消灭他们诸侯子民,沦为奴隶,以后各地百姓也成为华夏族人了。

  接下来,乐毅捧着政事堂起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