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千九百二十二章 辽东有事_明末之海上雄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检多出让祖大寿回京述职。

  祖大寿吸取了袁崇焕的教训,打死不回京,朱由检也拿他没有办法。

  “既然,他们不识抬举,那就派兵剿了。”李候阳眸光似箭,杀气腾腾。

  张三顺是唐学志的人,必须趁唐学志还在豫北,将他们各个击破。

  李候阳从京城来的时候,朱由检也是这么交代的。

  此言一出,众人无不震惊。

  “钦差大人,使不得啊,张三顺虽不是唐学志,但他麾下的虎贲可是唐学志军中最精锐的兵马。”

  “咱们贸然动手,一旦开战,势必会被鞑子钻了空子啊!”祖大乐身躯一颤,压根就没想到,李候阳会说出这种话。

  和张三顺开战是小,黄台吉二十万铁骑可是一直在义洲前线。

  要不是张三顺几万虎贲在辽南、东江守着,他们早就越过了防线,杀回来了。

  “钦差大人,祖总兵说的没错,当务之急,鞑子才是咱们最大的威胁,对虎贲军开战,还需谨慎行事。”洪承畴也赞同祖大乐的观点。

  一个太监,刚到辽东就要对虎贲军动手。

  你怕是不知道情况。

  虎贲军是随便能动的吗?

  没有鞑子的掣肘还好,黄台吉可不是甘心从锦州撤军的。

  战事一开,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平息的。

  祖大寿也明确提出反对跟辽南开战。

  “钦差大人,哪怕朝廷真的要跟唐学志开战,战场也不应该选在辽南,依照祖某的意思,除非张三顺主动来攻,否则咱们不应该对其下手。”

  张三顺是牵制鞑子的重要力量。

  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多尔衮、黄台吉才不干逾越雷池。

  要不然,凭辽东军这十万兵马,恐怕已不能跟大清国抗衡了。

  他们却不知道,如果没有虎贲军,没有唐学志,锦州、松山之地,早已被黄台吉占领。

  山海关以外,只剩下宁远孤城。

  李候阳脸色微微一愣,变得很不高兴,阴阳怪气的开口:“诸位,咱家来辽东,是奉了皇上的旨意,对张三顺动手,也是皇上授意。”

  “实话跟你们说了吧,范公公已经去了豫北,这个时候怕是已经对唐学志动手了。”

  “过些时间,大家就能收到豫北平定唐学志的捷报,到时候,不用你们动手,张三顺必反。”

  “此战,宜早不宜迟,咱家别的不怕,就怕张三顺跟北边勾连起来。”

  轰隆!

  洪承畴听后,浑身剧颤,眼底透着无比的震惊。

  “是呀!”

  战事一开,张三顺肯定不敌,如果他们得知唐学志遭到朝廷清剿,肯定会向鞑子靠拢。

  他们按兵不动还好,如果张三顺带着精锐,投靠了多尔衮,对于辽东军来说,绝对是灾难。

  “洪大人,钦差大人说的不无道理,张三顺如果不能为朝廷所用,即便他们的兵马再精锐,也是咱们的大人,希望诸位以大局为重。”监军朱彝某道。

  洪承畴不是不明事理之人,只是,虽然朱彝某等人的话再有道理,他也赞同跟唐学志开战。

  因为这个决定,本身就是错误的。

  “钦差大人,事关重大,咱们是不是先禀明了皇上再说。”洪承畴还是下不了决心。

  “洪大人,咱家知道你担心鞑子会乘虚而入,但事关大明国体,唐学志的危害远比鞑子严重。”说到此处,李候阳神色严肃的站起来。

  只见他从衣袖中拿出一份金黄色的圣旨。

  “圣旨!”

  ……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