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千二百六十一章 没他不行_明末之海上雄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士牛金星﹑宋献策﹑李岩也先后投奔,李自成如虎添翼,在众多谋臣的帮助下,他的实力逐渐壮大……

  而此时,朱由检等人,并不知道,正是因为他们的招安之策,为大明王朝挖好了坟墓。

  几天后,张献忠、罗汝才攻破房县,转战罗英山,这里地形负责,草木稠杂,适合大军潜伏。

  熊文灿令左良玉、马任学领数万官军,追至罗英山。

  只是,左良军大军,刚刚抵达罗英山后,粮食供给便出了问题,士兵只能以草根树皮为食。

  一直等熊文灿派人,将粮草运上来,大军才开始行动。

  副将罗岱、刘元捷兵分两路,深入罗英山,行军到草木茂盛,地势狭隘的地带,忽然,张献忠、罗汝才的兵马从四面八方冲下来。

  喊杀声一片,官军大乱。

  罗岱骑着战马逃跑时,不慎中箭落-马,被张献忠活捉,砍了头。

  一直跟在后面的左良玉部,得知前方的兵马中了埋伏后,并不救援,反而掉头走了。

  不曾想,罗汝才大军突然杀出,截住了左良玉的退路。

  左良玉无心恋战,激战半日,在几个部下领着人马拼死护着,才得以突出重围。

  士卒死伤上万。

  不久,左良玉为了自保,上书朝廷,参了熊文灿一本。

  他说,熊文灿纵虎归山,然后强令他冒险出击,导致大军惨败。

  朱由检勃然大怒,下旨将熊文灿革职查办。

  杨嗣昌得知,左良玉大败,顿时黯然失色,悔不当初啊。

  早知道,当初听唐学志的,便没有今日之祸。

  只是,世界上什么都有卖,却唯独买不到后悔药。

  “我,我真的错了吗……”

  不到半个月时间,他仿佛苍老了十岁。

  朝廷讨伐杨嗣昌的声音越来越盛期,此时此刻他也已经萌生退意。

  上书引咎迟职后,遂推荐四川巡抚傅宗龙接替他的兵部尚书之职。

  朱由检也渐渐发现,杨嗣昌有些不靠谱,只是当初自己力排众议委以重用,朝廷也是用人之际,干脆派他外出督师,如能扫平敌寇,也好对内有个交代。

  杨嗣昌也在揣摩圣意,请缨督师,朱由检顺水推舟下旨命杨嗣昌督师平寇,赐尚方宝剑。

  经过一番准备后,杨嗣昌于九月六日告别皇帝,离开京城。

  饯行时崇祯皇帝赠诗曰:“盐梅今暂作干城,上将威严细柳营。一扫寇氛从此靖,还期教养遂民生。”

  杨嗣昌听罢,边哭边拜,随后离开京师,踏上不归之路。

  杨嗣昌刚刚离开京城,便得到了张献忠旧部,老回回马光玉在河南大败刘元宾和孙应元,度过汉江后,来同张献忠会合。

  李自成也率部去了河南,声势很大,大有和张献忠部会合的趋势。

  左良玉,刘良左、贺人龙等人,阳奉阴违,暗中扩充自己的势力,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眼瞅着叛军逐日壮大,杨嗣昌自己都对剿灭他们不抱什么希望了。

  熊文灿缉拿入狱,现如今,还有谁能帮他呢。

  “学志,对,唐学志,他在哪儿?”

  杨嗣昌想起唐学志时,眼皮猛地跳动了几下:“看来,剿灭叛军,非唐学志不可啊!”

  他连夜上书,奏请朱由检,无论花多大代价,也一定要将唐学志请回来。

  。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