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7 刘大队长的商业版图,这会儿才真正露出端倪_我真的只是村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就算每趟现在收费5角,哪怕把车里装满,一趟拉十多个人……”

  刘春来又开始给他们算账。

  按照这样的算法。

  哪怕不算维修保养的费用。

  一辆车,十多万,跑报废,都把本钱赚不回来。

  “成本太高,谁会购买?而且拉的人本来就不多。作为私人使用,那些有钱的个体户们,他们能买这车,为什么不买更豪华的汽车?”

  刘春来问道。

  没人能回答。

  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这问题。

  “技术,我不懂。但是我懂市场。再好的产品,都生存不下去。瓦兹面包车的技术,确实非常好,不管是动力还是运载力,西方国家不引进,可以归咎于双方阵营的问题。可为什么在第三世界也没有多少市场?第三世界需求不多么?”

  刘春来问苏联人。

  “第三世界买了很多的……”

  契科夫不甘心地说道。

  亚非拉美很多国家引进了瓦兹面包车。

  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

  可采购的数量,确实不多。

  当初研发的时候,就考虑到,必须在极度恶劣的环境跟极差的路况下,也得能跑起来。

  “多么?并不多!很多国家确实都能见到瓦兹面包车的身影,可根本不多,而且都是很多年前苏联援助的。”

  刘春来撇嘴说道。

  花十多万买面包车?

  换成他,是不会干的。

  哪怕只是做小生意,也不会。

  成本太高了。

  五菱为什么能成功?

  长安为什么能占据很大市场?

  就因为从一开始,他们的车便宜,很多交通不便的地方,都是用这玩意儿拉人拉货。

  耐操!

  便宜。

  一辆长安面包车,可以拉几十人。

  五菱宏光,同样也可以。

  甚至,五菱红光后来居上,超越了长安,成了一代神车。

  无论什么时候,低端用户,才是最多的。

  “价格太高了!即使喜欢,即使性能好,也买不起。而私人汽车,基本上都是选择更舒适的小轿车……”

  刘春来看着说不出话来的苏联人。

  明确告诉他们,为什么瓦兹技术那么好,却没有多大市场。

  在苏联跟加盟共和国境内,如果不是政府采购,计划生产,同样没有什么竞争力。

  舒适性,比不上小轿车。

  运货能力,没法跟轻型货车比。

  越野能力,没法跟皮卡比。

  价格还死贵。

  “市场,我们更得考虑。目前,国内能买得起车,尤其价格十多万的车的人,有多少?”

  没人反驳。

  反正在座的,也就只要刘春来买得起了。

  上班挣工资的?

  拉倒吧。

  一个月哪怕两三百块,这也得多少年才能买得起?

  “咱们生产的拖拉机,就是最明显的,现在周边的县,少量货运的运输主力几乎都是这个……”

  苏联人完全没法反驳。

  就连成邦国等人,也低下了头。

  “大队长,我……”

  散会后,成邦国等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