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04章 善谋者无赫赫之谋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步时,关羽也忍不住问出了一个大家都会问的问题:

  “既然张辽和历史上的廉颇,只要防备我军/秦军进入沁水流域后、陆路翻山突破空仓岭谷口,而不用提防我们顺沁水而下。同时,麹义也不防着这一点。

  那么,我们选这条路,有什么好处可以捞呢?换个问法,如果有重大好处可捞,历史上的秦军为什么不这么迂回?”

  诸葛亮当时是这么回答关羽的,显然他也是饱读史书、而且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过了:

  “历史上秦军不用,一方面是当时秦赵对峙的态势与如今陛下和袁绍对峙的态势不完全相同。历史上秦军在长平开战前,已经从韩、魏手中取得了部分河内之地,所以,他们掌握了沁水、丹水入黄河的河口。

  也就导致开战时,赵国一方已经不可能从河北走黄河水运转沁水、丹水给丹水防线的赵军运粮。赵军虽然在那三年里也用到了丹水水运,可其实是陆路从壶关把粮食运进太行山、到了丹水上游北方之后,卸粮装船、再顺流而下二百里,给前线的廉颇。

  而我们现在不一样,不但河内郡全境都在袁绍手上,连之前河东的东垣,都因为夏天太尉您那次败退,丢掉了。所以现在袁绍全据陕峡以下、整个黄河中下游及其全部支流的水运。

  如果我们还模仿秦赵之战在空仓岭和丹水对峙,那绝对是消耗不了袁绍的国力的,反而我们纵然有林邑稻、有在关中大修水利劝农之利,依然会我军先饿死。袁绍可以直接通过黄河北岸支流把粮食运到防线边最后一里路。

  所以,这次我们要走这条路,先学习秦军的前半段、从汾水、浍水、沁水支流,进入沁水流域。但后半段则不学秦军,不打空仓岭,改为顺沁水而下、孤军深入攻打沁水与丹水交汇的河内重镇野王。

  拿下野王之后,我们才能切断整个并州与河北粮仓冀州之间的水运通道,让袁绍在并州驻军吃的每一粒粮食,都得陆路转运。这样相持得越久,才能让袁绍的国力越发消耗,除非袁绍集结兵力夺回野王。

  而之前,如果我们按照上半年的‘王屋山以南旧路’进兵,想攻打野王的话,得先攻下东垣、再突破箕关陉和轵关陉,困难重重。现在沿着沁水顺流打野王,箕关陉轵关陉两大太行险陉就绕过去了。”

  关羽当时听完诸葛亮这一波分析,沉吟推演:“这么说,战国时秦只是因为已经在河南地取得了优势、先得到了野王,所以不需要做这事儿?那如果秦王当时没有提前得到野王呢?他们模仿我们今天的路线,能得到野王么?

  只要有这个夺取的可能性,敌人就会针对、这条路线,看起来一北一南,往返多饶了三百里,还是太行山中的山谷河道,到处都容易出险,不得不慎呐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