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九十一章 交还青岛,无理挑战_重生一九零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书接近尾声,最近一两周的更新会加速,感谢一直以来支持、鼓励我的朋友们。新书《抗战惊雷》已上传,希望大家能继续支持,在此致以最诚恳的感谢。

  现在,再次的爆料让日本政府陷于了被动,也影响到了日本预定的计划。

  首先,英国在是否邀请日本参战问题上,还迟疑不决。八月一日,英国以同盟关系通知日本,它可能对德宣战。但外交大臣格雷在通知里表示,他本人“并未预见到英国因同盟关系有向日本求助的可能性”。

  二日,德国向中立的比利时发出要求假道攻法的最后通牒。英国在三日急忙电告东京:如果战事扩大到远东,威海卫或香港遭受攻击时,希望能得到日本的支援。四日,看到报纸的格雷对向日本的轻率求援感到极度后悔,他立刻召见日本大使,表示英国将“尽可能避免牵涉日本”,如同日本在日俄战争期间那样保持克制态度。

  美国对新议书最为反感,授命驻日大使不断追问日本外务省,并敦促日本政府作出公开保证,绝无新议书上的无理要求和野心。自然,日本政府很尴尬,既不能承认,又不能堵死以后侵略中国的大门。

  中国政府方面此时表现出了理智和克制,号召民众在真相确认前,不要轻举妄动,不要使用暴力。但调兵遣将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重点是东北和山东,沿海驻军也进入了戒备状态。

  “呵呵,小日本,老子阴的就是你。”陈文强冷笑着将报纸扔在了桌子上。

  没错,始作俑者正是他。给日本下绊子,延缓英国邀请日本参战,为中国收回青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另外,使得列强对日本产生了猜疑和不信任,日本以后想对中国提出无理要求,就要小心他国的掣肘了。

  对其他帝国主义来说,战争爆发后远东最大的和最令人关心的问题,是日本参战和它在中国的地位。

  列强根据各自的利害关系,制定新的远东政策。特别是英国,对于中国提出的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中立化的主张,他只同意一半,即赞成远东大陆的中立化,以免日本在中国的势力过于膨胀;但反对太平洋地区中立化,因为他和他的自治领澳大利亚、新西兰都垂涎德国在太平洋的属地,想据为己有。

  英国不希望日本参战,但又不得不依赖日本海军的帮助,以消灭德国远东舰队,保护对华贸易,尤其怕日本倒向德国,于战争大局不利。这种矛盾心理,造成了英国在日本参战问题上的犹豫和反复。

  陈文强并不奢望英国放弃邀请日本参战,他只需要争取一些时间,将日本侵占青岛和胶州湾的借口消除干净。

  所谓的《中日新约书》确实给日本的外交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欧洲列强预见到战争将使他们的注意力转向欧洲,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