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8章 成为吴贤妃后,景泰帝开发了新人设_快穿:千古风流人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荪歌嘴角都挂着淡淡的笑容,威仪尽显。

  “足够。”

  “请太后恕臣之罪,臣还有一问。”

  于谦垂首,恭敬道。

  “但讲无妨。”

  她对有操守有骨气有能力的人都分外有耐心。

  虽说历史的洪流里,人人如黄沙。

  但,黄沙里总能淘出金子,让这条洪流越发熠熠生辉,千万年不朽。

  于谦,算是一块金子。

  “臣叩首,敢问太后此生所求?”

  于谦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问话的声音却是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跪拜,是礼节是规矩。

  发问,是胆量是气节。

  满朝文武皆知陛下对太后孝顺非常,太后喜,则陛下喜。

  可过分的孝顺,有利有弊。

  只要吴太后愿意,便能轻而易举的左右朝政,甚至在朝堂上培植亲信搅弄风云。

  就像他,莫名其妙间成了大明的权臣。

  那吴太后呢,会不会摇身一变成为大明的权后。

  “愿以寸心寄大明,且将岁月赠山河。”

  “哀家所求,大明繁荣昌盛,山河无恙。”

  “哀家之志,不在权势,不在朝堂,于卿安心否?”

  于谦心神大震,拱手“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当罚。”

  荪歌摆摆手“不过是寻常闲聊,说什么罚不罚的。”

  “于卿言重了。”

  “既然于卿说完了,不如听哀家说说吧。”

  “哀家知晓于卿心有大志,忠的是朗朗乾坤下的大明百姓,追求的是千百世的清名,于卿的抱负,哀家钦佩。”

  “但,于卿,哀家想说的是,忠于大明百姓和忠于陛下是不矛盾的。”

  “你扪心自问,较之于太上皇,陛下可有丝毫不如?”

  “他生在民间,长于微末,性子虽有些温吞懦弱,但知疾苦懂悲悯,性子良善。”

  “在其位,兢兢业业谋其政,不断的锻炼改变自己,一点点蜕变,努力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无愧于大明历代先祖,无愧于大明百姓的帝王。”

  “行事有度,从善如流。”

  “也只有他,能这般毫无罅隙的信任你,给予你实现毕生理想的机会。”

  “哀家知晓,以你的聪明能干,定能看出陛下那些小算计,的确,他算计你是真,但信任你,给你铺就了一条通天大道也是真。”

  不是每个人的当权臣的道路都能像于谦走的这般通畅顺遂。

  想想张居正,孤身入局,二十余年和光同尘。忍耐被不公平驯服,隐忍蛰伏,直至熬成规则的制定者,造福天下。

  荪歌顿了顿接着道“哀家是陛下的亲生母亲,所言所思必然会有所偏向,但也并非全是私心。”

  “于卿聪慧,当明矣。”

  “与其心中煎熬摇摆,怀疑自己人生之路是否走的偏颇,倒不如孤注一掷,辅佐陛下成就大明伟业,让你,让陛下,在都成为大明史上浓墨重彩的英雄外,也能成就君臣一生不猜忌,相互扶持前进的佳话。”

  “哀家言尽于此。”

  “于卿好生思量,莫要追悔莫及。”

  “这世上,唯有一个朱祁钰。”

  不是所有人都能容忍百姓清名都跃居帝王之上的权臣的。

  流传了两千余年的那句民为贵君为轻,古往今来,有几人可以做到。

  寥寥无几,少之又少。

  若是历史上朱祁钰和于谦在死后有幸相逢,朱祁钰怕是会问于谦一句“是否后悔。”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