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一章 天然而成!_大明太孙朱雄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朱元章便开怀的笑了起来,很明显,他对移民充边之策很是赞同,因为他也干过。而且,奏本里也说了,关西荒漠虽多,但也有不少土地可供开垦。

  如果是让汉族的百姓,在那里生根落脚,潜移默化的同化那里的部落。不出百年,关西之地的牧民,必定心向中原,将不复知放牧游猎矣。

  摧毁他们的军队,莫不如摧毁他们的游牧文明,这话说到了朱元章的心里。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他设置天下卫所,就是想有效的控制疆域。

  很显然,朱雄英将他的设想升华了,变羁縻州为内地,一手萝卜,一手大棒,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朱元章怎么能不高兴!

  可朱雄英进步之快,也带来了一个弊端,那就是不受控。他年纪大了,眼见快七十的人了,帝王中少有的高寿,子孙争气,放点权也无所谓。

  但朱标就不一样了,他正值壮年,有这么强悍的儿子,能不感觉压力倍增么?瞧瞧,又咳嗽上了,我家老大这是急的啊!

  “老大,你这身子骨,也该多多注意,朝务是永远处理不完的。”

  “哎呀,儿大不由娘,当父母的能怎么办。”

  皇帝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朱标的确是急的。皇帝和他老早就为其设计好了一条康庄的坦途。可这小子,偏偏另辟蹊径,自己选择了一条荆棘之路。

  是啊,儿大不由娘,更不由爹。他非要摆脱舒服,不甘心做个守成之君,朱标又有什么办法呢!

  叹了一口气,朱标慢声说道:“移民充边,从长远来说,当然是好的。可战事刚休,又要进行这么大规模的移民,朝议肯定争论不休。”

  事涉边务,关中、关西百姓的福祉,朱标需要时间,需要平复朝野的议论。

  虽然这小子在奏本里说了,此次移民充边,不需要朝廷另行拨付,仅靠两陕的府库作本。

  但作为老子,他还是要表示一二。将此次随军押运的缴获,尽数拨回西安,户部这里便不要入账了。

  “等移民充边的实行完,儿臣要把他调回京来,辅左朝政。”

  “省的这精力旺盛的混小子,到处惹祸,瞎折腾。”

  朱标承认这个长子勇武有谋,睿智果断,若是国家有事,他是个能担事的。可这小子,天大的胆子,就没有他不敢干的事。

  人都会老去,若是皇帝和他,都不在了。这偌大的帝国,都要由他掌舵。不把他的菱角磨平了,朱标是放心不下的。

  “老大,朕发现,你和李善长有同一个毛病!”

  “都觉得自己是个凋琢大师,都想按照自己的法子去凋琢、修饰,想着尽善尽美。”

  “可面对这样的良才美玉,怎么凋琢都觉得多余,所以便都跟自己怄气!”

  拍了拍朱标的肩膀,朱元章老神感慨:“还是天然而成的好!”

  很多年前,皇帝就说过“朱雄英不人云亦云,将来必定是经营天下的大才”;现在看来,他这话完全没有错,事实就是如此。

  话又说回来,这样的良才美玉,如果不是他的孙儿,朱元章岂能容他成长如此!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